凤县妇女网
首 页
妇联简介
通知通告
妇联快讯
主体活动
妇女维权
妇女发展
妇儿工委
项目工作
文献资料
光荣榜
通知公告
更多>>
关于开展凤县2018年度寻找“最美家庭”暨“好婆婆”、“好媳...
倡议书...
家风家训评审结果公示...
关于对凤县“最美家庭”正式候选户的公示...
凤县妇联征集“我爱我妈”活动资料...
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倡议书...
关于开展读书演讲比赛活动的通知...
倡 议 书...
工作简报
更多>>
联络部组织凤县妇联及项目镇妇女赴西乡参观学习...
县妇联举行了民生项目发放仪式...
省妇联来凤县检查项目实施情况...
社会新闻
首例精神赡养案宣判 “常回家看看”究竟难在哪儿?
[ 作者:中国女网 点击数:928 更新时间:2013-07-05 文章录入:本站 ]
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出炉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法律法规,总能攫取众多眼球,这部被人们亲切称为“常回家看看”的法律也不例外。新法刚面世,就派上用场了,7月1日全国首例精神赡养案花落江苏,为这部法律打响“第一枪”。
据报道,年过古稀的储阿婆,与女儿女婿签订遗赠抚养协议,不料双方心生间隙,储阿婆搬往儿子家居住,谁知女儿女婿对她不管不顾,一气之下储阿婆将女儿女婿告上法庭,诉请女儿女婿履行“常回家看看”的精神赡养义务。后来法院判决支持了储阿婆的诉请,规定储阿婆的子女至少要保证两个月看望一次母亲。此外,每年遇重大传统节日如元旦、端午、重阳、中秋等必须至少看望两次,除夕至元宵节之间必须至少看望一次。法官还当庭指出,如果子女不履行看望义务,权利人可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将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直至拘留。(来源:中国江苏网)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敢于吃螃蟹的人往往容易遭致非议,但这则判决似乎没引来多大批驳,人们为老人的胜诉舒了一口气,可笔者却为“常回家看看”的执行捏了一把汗。
首先,“常回家看看”怎么才能算得上“常”?
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对精神慰藉的需求增大,尤其是老龄化和空巢期的空前膨胀,许多老年人出现精神空虚危机,而子女无疑是老年人寄予莫大感情希望的主体,希望与子女多见面,多沟通,拉拉家常闹闹磕,这原本是人之常情。因部分老人精神生活丰富,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对子女的精神赡养需求并不强烈;可是有一部分老人,尤其是孤寡老人,对子女精神慰藉的渴望就明显浓烈。这期间的精神诉求如何一一得到满足,一时半刻很难有比较周全的衡量标准。
因老人精神需求各异,不能一刀切,明确多长时间看望一次, 或者干脆放任不管,N年探望一次。既然精神赡养入了法,就需要细化标准,增强可操作性,否则可能因缺乏救济措施而沦为一纸空文。弹性条款“常回家看看”需要合情合理地明确看望的次数,既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又考虑到子女的实际状况,才能真正将精神赡养落实到位。
其次,如何保障常回家看看的探亲休假?
不常回家看看违法,那几乎天天上班没时间该怎么办呢?很多网友如是吐槽。根据我国《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符合条件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员工,工作满一年,依法探望与自己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配偶或父母的带薪假期。可是对于私企、民企、外企员工探亲休假却无章可循。
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用人单位需要为劳动者探亲休假让出一步。怎样确保探亲休假真正是回家看望父母而不是挪为他用?探亲休假制和现行的带薪年休假、法定节假日等假日,怎样衔接计算?探亲休假往返路程耽搁的时间是否包含在探亲休假时间内?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胜枚举。常回家看看,必然要腾挪出部分劳动时间,如何对接,显然至关重要,否则劳动者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尤其是路途遥远者只好望家兴叹。
再者,怎样收集常回家看看的有效证据?
首例精神赡养案中,老人主张女儿女婿不来看望她,因此法院判决女儿女婿每两个月看望老人一次,似乎有了皆大欢喜的结局。只是如何证明子女是否常回家看看?是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谁主张谁举证”原则,由老人承担子女不回家看望的举证责任,还是使用我国《侵权责任法》中的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由子女举证常回家看看的证据,否则要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呢?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来收集这些证据?往返车票,抑或单位出具的探亲休假审批单,都能言之凿凿地证明常回家看看了么?这些人为的证据,相对于老人的精神需求而言,显得苍白乏力,且缺乏说服力。
最后,对不常回家看看的子女如何强制执行?
法律强制要求子女回家,但即使子女回来了,非但没有给老人带来精神的慰藉,反而怨声载道,给老人泼了一身冷水,这样违背精神赡养初衷的看望,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尤其是对簿公堂后的父母子女,法律强制执行“常回家看看”,被法律义务捆绑回来的子女,不尽孝心,对老人冷漠以对,又该如何救济呢?
女网观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孝敬父母需要子女发自肺腑的感激,需要子女对父母哺育之恩感同身受后的感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需要出自人们的本意,而非法律的强制挟持。羊有跪乳之恩,乌有反哺之情,子女孝顺父母,为父母带来精神慰藉,原本就是道德义务的应有之义。不管是否纳入法律调整范畴,常回家看看是为人子女的本分,抽出时间看看父母,为他们带来精神慰藉的同时,也为我们自己带来愉悦心情。
【
打印
】【
关闭
】
版权所有:凤县妇女联合会 地址:陕西省凤县双石铺镇 电话:0917-4762742
陕ICP备13003014号-1 技术支持
:
网站总访问量
63158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