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到周末,我就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让我星期六务必回家,有重要事情商量。
什么事情呢?父母家在军队干休所,二人又都是离休干部,干休所照顾有加,家中还有一位勤快能干的小保姆,生活,身体都没什么大问题,一对八十多岁的老人会有什么事情呢?母亲没事是从不要求我们什么的。未等星期六,我就急忙赶到了家中。推开家门,诺大的小二楼静悄悄的毫无声响。小保姆低声告诉我:“奶奶在午睡,爷爷去开会了”。“开会?开什么会?”我惊讶的问道,“听说是党委会,就是干休所领导们开的会”。干休所领导开会,老爸去参加?不可能!准是小保姆搞错了。我在家中静等了一个小时,母亲还在午休,父亲也没回来,下午还有工作,我只好向小保姆嘱咐几句,告辞了。
周六,我再次回到家中,这一次,除了我,大弟也回来了。妈妈在客厅里招呼着我们坐下,告诉我们说:“你老爸被干休所离退休干部推选参加干休所党委工作。他今年都八十六岁了,能干得了这个吗?离休都二十年了,他能参加出个啥名堂呀。我不同意他去,可他说要让你们都回来,开个党员小组会商量表决一下”。“党员小组会?”我和大弟的表情从惊讶到苦笑,从皱眉到摇头,老爸呀,你都八十六岁了,你真不清楚自己的年龄嚒!“我忙问:“爸爸呢?”“在书房和你贾叔谈话”。“谈话?谈什么?”。“你贾叔对干休所的工作有意见,说先要给你爸爸聊聊”。我轻手轻脚的走到父亲的书房门口,只听一对老人,一会儿高声争执,一会儿低声细语,一会儿来回走动,一会儿开怀大笑,足足折腾了有四十分钟,贾叔和爸爸终于走出了房门,只见贾叔拉着爸爸的手说:“老杨,谢谢你帮我开了窍,那意见算我没提。明天打门球,你一定要去!我还和你一组!”贾叔笑着走了。
爸爸回到客厅,一看我们几个人的表情,心中就明白他已经是少数了。他不慌不忙的端起水杯,呷了一口茶问我:“爱民,你几年党龄啊?”我低头想了一下,回答爸爸:“26年,我85年入党,今年整整26年党龄。”爸爸又问大弟。大弟高中毕业下乡插队时就入了党,党龄也30多年了。爸爸笑着把脸转向了妈妈说:“你妈我清楚,20岁入党,今年八十五,65年党龄了,你妈妈长期在地方工作,从来都是单位的经理兼党委书记,那党性是两个哑巴睡一头---没得说!”妈妈嗔怪的瞪爸一眼:“就你知道的多!”爸爸、我、还有大弟全都笑了。就这样,一个由两代人参加的家庭成员会,不,更准确的说是由两代共产党员参加的党小组会在暖融融的阳光里开始了。
还是爸爸发言,他说:“我是1940年入的党,党龄已经有71年了。这71年不容易啊!从15岁的娃娃宣誓入党到成为党的领导干部,从艰难困苦打江山到今天离休,享受党为我们创造的好时光好日子。我总觉得自己干的太少,享受太多,总想再多干一些,现在大家都推选我了。你们都是我最亲的人,就不能支持支持我,满足我这一生中最后的心愿吗?”爸爸的话忠恳、真诚,句句打动人心。把我的思绪一下拉回到了1967年。脑中浮现出了爸爸在文革中被摘掉领章帽徽监督劳动改造的情景。那年16岁的我提着几件给父亲的换洗衣服去军区劳改农场看爸爸。路很远,我来回倒了三次公交车,走了三个多小时才到了劳改农场。没到休息时间,大门口不让进。我扒着铁栏杆门向里张望。我看见了爸爸。他发白的军上衣后背津着一圈圈的汗渍,裤腿挽的老高,一双旧解放鞋沾满泥土,他拉着一辆架子车,车上堆满了大麻包。爸爸的脸被太阳晒的通红,满头大汗,他向前弓着腰,肩上套着一根麻绳,双手扶把,双脚蹬地,奋力的向前迈着步子。我在门外为爸爸鼓劲、加油,因为爸爸曾对我说过,劳动可以创造价值,价值只要对人民和国家有利,就应该积极去干。爸爸还对我说,文革发生的一切,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著作中没有具体答案,但是有一条必须牢记,这就是一定要相信群众,相信党。
那次对爸爸的探望时间很短,前后不到三十分钟,但是爸爸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积极认真的革命精神,尤其是对党坚定不移的境界和信仰,给我一生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父亲是41岁担任军区机关正师职领导干部的。文革中,从监督劳动改造到降职降级处理,又到平反恢复原职,直到彻底平反,提职使用,前后时间长达21年。很多熟悉爸爸的人都说,老杨的才华和前途被文革耽误淹没了。可我从来没听爸爸对党对组织发过一句牢骚。他对我说,这的确是个灾难,但更是场考验。爸爸在这场考验中没有辜负党的培养和教育,没有丧失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品格。离休后的父亲,每天都要坚持2-3个小时的学习,就是过年过节儿女回家全家团圆,他对此也是雷打不动。他说:“任何时候共产党员都不能无所作为,做吃等死。”他喜欢读书看报,就将报纸上书籍中的一些重要文章、段落、一笔一划的摘抄下来,分门别类的整理好,并结合自己的认识将其中重要的部分提供给干休所的领导,以便他们更好的指导干休所的工作和学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几年下来,这样的阅读笔记,爸爸写满了36个笔记本,摆满了几层书架,摘录的数千字以上的文章也足有二百多篇,夹满了四个大书夹。爸爸说,在任何时候,学习都是有用的。一是紧跟形势,不落伍;二是理解党的方针政策,紧跟党;三是充实自己,不空虚;四是多用脑子,不痴呆;五是鼓舞情绪,精神好。是啊,像爸爸这样一位懂人生、勤思考、爱学习、不落伍有着71年党龄坚强党性的老共产党员参加干休所的领导班子工作,当然是群众推举民心所向了,我还能说什么呢?我只有举双手支持赞成!
家庭党小组会中的双方阵营发生了变化,最后在妈妈“谁也拗不过你爸”的微笑话语中,全票支持爸爸参加干休所党委的工作。
现在,我还是一如既往的每天给父母打电话,周末回家探望,还是一如既往的看见爸爸去开会或在书房里写东西,还是一如既往的向爸爸汇报我的工作和学习,还是一如既往的和他讨论人生,提升党性……。
现在,我也退休了,但我依然在成长着进步着,因为我有一位71年党龄的好父亲,有一位尽在咫尺的共产党员的学习楷模。